科技专项审计是审计机关针对国家和地区出台的重大科技政策和重要科技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国家和地区的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各专业性科技项目开展情况的一种政策跟踪落实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工作。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科技专项审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结合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开展科技专项审计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府和部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情况。
科技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是各级审计机关要关注的首要问题。通过查阅相关地区和部门出台的科技政策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制度、会议纪要及相关工作开展及推进情况等资料,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方面的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等,关注地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科研项目单位等存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
在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地方政府是否及时对照国家科技战略和改革方向,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科技战略规划,是否存在制定的科技政策得不到落实,未能实现政策规定目标等现象。
二是科技主管部门是否存在未及时出台或者废止、修订完善不符合现行科技政策制度,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和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情况。
三是科研项目单位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及科技专项资金使用等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
二、科技投入和资金拨付情况。
从财政部门的科技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来看,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少且超期拨付现象比较普遍。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从源头关注地方人大批复的科技预算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一定比例安排科技预算;实际执行中是否真正形成科技专项支出,有无科技投入不实情形。
二是通过追踪科技资金的资金链,审查是否存在年初预算安排了科技专项资金,但由于财政、科技等部门原因,造成资金拨付推迟,项目单位“有钱花不上”的问题。
三是审查相关部门的科技支出,是否存在支出不真实,预算执行情况较差的情形。
三、财政科技等部门资金分配使用情况。
科技资金分配不科学、管理滞后等情况时有发生。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结合预算资金分配和预决算编报相关资料和数据,审查财政与科技部门是否存在科技资金预算编报不合理、资金分配不合规的情况。
二是通过分析科研项目资金的分布情况,审查科技专项资金安排是否存在散而小,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情况。
三是审查科技部门和相关单位的项目申报指南及其发布时间、途径等,关注是否存在由于未及时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导致项目未能按时征集,影响资金分配的情况。
四、科技项目实施情况。
实践中,常常存在科技项目实施管理不到位,部分单位重科研项目立项申报、轻项目和资金管理,从而导致科研项目无成果,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问题。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通过查阅项目任务书,分析对比项目的计划进度及实际进度,关注是否存在进展缓慢或无法实施,是否存在项目已到期,计划任务未完成的情况。
二是审查具体科研项目申报书、科技报告和任务书等资料,核实项目承担单位是否存在重复申报、多头申报等问题。
三是通过审查项目承担单位财务账,沿着专项资金支出的轨迹核实是否存在挤占挪用项目资金,项目资金未单独核算,自筹资金不到位等情况。
五、科技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情况。
科技项目完工不验收,不开展绩效评价,监管缺失是这几年常见的问题。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通过审查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科研项目库及日常管理情况,结合项目承担单位的科技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相互对照核查科技主管部门未及时组织、开展项目验收等问题。
二是通过审阅科技项目验收报告、专家论证书、评分表等绩效评价资料,查找科技主管部门未按期验收,科技项目未开展绩效评价,部分专项资金政策目标未实现等问题。
六、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不高是困扰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顽疾,科研单位在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体制机制性不健全问题。
审计中应重点关注:
一是通过审查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对科研专业化转移机构的支持政策、资金投入、制度建设等,查找对专业化转移机构支持力度情况和机构建设情况。
二是关注项目实施单位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向主管部门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年度报告、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大数据平台资料、建立资金多元投入机制等情况。
三是审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才考核标准,关注是否存在成果转化纳入考核权重过低、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从而制约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问题。
四是通过分析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合同数量、金额及转化去向,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建立情况,关注是否存在转化研发的应用性成果与市场脱节,进而导致成果转化率低,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等问题。